MacBook Pro 存储扩容之外接固态移动硬盘的极佳优化解决方案
前言
最近这一阶段在做 Stable Diffusion AIGC 的教研工作,也在不断地搜刮各种 Checkpoint 和 LoRA 模型进行本地跑图测试,截止到这一周,Stable Diffusion 的 Checkpoint 和 LoRA 模型、 FLUX.1 系列模型,已经占据了我的电脑硬盘的半壁江山。
我的设备配置是 MacBook Pro,M2 Pro,16G + 512G,硬盘空间本身就不大,Adobe 全家桶、大型剪辑软件、大型开发软件、虚拟机等等已经吃了不少硬盘空间,再加上这阶段跑图下载的各种模型,硬盘空间已经所剩无几,下一个阶段还要做视频剪辑工程,512G 的磁盘真的顶不住这么造。
要不考虑换一台更高配置的 MacBook Pro?
众所周知,MacBook Pro 的内存和硬盘都是黄金做的,价格高得离谱,下不去手,M2 Pro 还能再战好几年,只是为了达到大存储的目的,重新入手一台高配的 MacBook Pro 实在有点不太划算吧,于是放弃。
要不考虑给 MacBook Pro 的存储空间进行扩容?
问了一个厦门本地商家,我的 MacBook Pro 扩容到 2T 的存储空间,需要 2400 人民币,扩容的时候要拆机,要更换存储颗粒,更换完了之后系统是全新的,数据全无,虽然可以借助 macOS 的时间机器备份和还原应用和数据,但是这么干苹果保修也就一起无了,我的设备距离保质期结束还挺长时间的,至少在保质期结束之前,我应该不会再想着直接搞扩容,于是放弃。
大众解决方案
以上一堆方案都不行,要不考虑给 MacBook Pro 加一个移动硬盘?
这个方案感觉可行,网络上很多博主介绍 MacBook Pro “扩容”,几乎都是加装移动硬盘。移动硬盘相对来说便宜,可玩性也比较高,扩展性也比较高,看样子是能满足我现阶段的需求的。
正好我前几年在京东上买了一块爱国者 P7000Z 2T SSD,几乎没怎么使用,现在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固态硬盘有了,还得准备一个移动硬盘盒,凑巧在我的工具箱里面,还有一个前几年在京东上买的海康威视的 M.2 硬盘盒,那就让它也出场吧!
我这里选择的是自己 DIY 移动硬盘,使用 海康威视 M.2 硬盘盒 + 爱国者 P7000Z 2T SSD,自己简单组了一块移动硬盘,给我的 MacBook Pro 使用,于是,我使用的所有大模型、剪辑素材和占用大存储空间的教研资料,全部都转移到这块移动硬盘上了,MacBook Pro 自身的存储空间瞬间得到的解放,简直是让他松了一口气 ~
为什么不直接买一块现成的移动硬盘,要自己组一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确实有一些剩余的 SSD、硬盘盒等物资,另一方面懂得都懂。
方案存在的问题
MacBook Pro + 移动硬盘,存储空间扩容,结束了?
不可能!像我这种移动办公需求极高的用户,每天抬着个 MacBook Pro 在各个教室和办公室跑的用户,使用移动硬盘无疑就像是给电脑绑了个 “尿袋”,天天得拖着这块硬盘跑。
晃呀晃,MacBook Pro 身上有一个 “尿袋” 在晃呀晃,反正我是受不了这种形态,这种晃荡不仅让设备看起来显得 “杂乱无章”,还总是让我担心移动硬盘万一因为某些特殊情况的晃动而影响接口、导致意外脱落,造成数据传输中断甚至硬盘损坏,那不就黄了?
那为什么不走动的时候把移动硬盘拆了放口袋,坐下来的时候再把移动硬盘接到 MacBook Pro 上去?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有站着办公并且需要使用到移动硬盘中的资源的需求,另一个是因为要整洁,还是不喜欢看到附加一个 “尿袋” 在旁边......
看样子我对这些东西还是有很深很深的 “强迫症”!
别人怎么解决的
这种 “强迫症” 肯定不是我 “特有” 的,为了解决移动硬盘的 “移动” 问题,我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有一些解决方案,但不多。
方案 1:买磁吸移动硬盘,磁吸在 MacBook Pro 机身上。
好像解决了 “尿袋” 问题,然而我有多余的硬件,再买新的移动硬盘大可不必,而且据说有一部分磁吸移动硬盘质量一般,读写速度一般,性能一般,发热还严重,于是放弃。
方案 2:在 MacBook Pro 机身上贴一个收纳袋,然后把移动硬盘放在收纳袋里面。
看起来好像挺好,“尿袋” 被放到 “口袋” 里面去了,但是连接线部分占用的 “外部面积” 还那么大,而且在机身上贴那么大一个收纳袋,不美观吧,于是放弃。
方案 3:外置一个可拆卸的磁吸工具,一边吸在 MacBook Pro 机身上,另一边吸着移动硬盘。
emm,占用的 “外部面积” 好像比上一个方案更大了,于是放弃。
方案 4:买一个 Type-C U 形公母转接口,一条 Type-C 短线,一副小支架,然后把移动硬盘直接粘在 MacBook Pro D 面上。
大聪明,“尿袋” 直接贴在屁股上,连接电脑的接口也换成了 U 形的 Type-C 公母接头,移动硬盘相当于是和 MacBook Pro “合二为一” 了,硬盘线也不会过度裸露在外面了,我只能说 “隐藏得挺深的”。
这个方案好,不过要用购买的配件还不少,于是我选择参考该方案,然后做一下优化。
我是怎么解决的
先看大结局,自我感觉 98% 完美,这么干解决了 “尿袋” 的 “移动” 问题,相对较好地隐藏了硬盘连接线,移动硬盘也不会容易被 “磕碰”,挺好。
我购买的配件:倍思支架、Type-C 弯头短线、魔术贴。
倍思支架是我此前就已经给 MacBook Pro 安装的一个配件,对于我来说,我还是很喜欢有支架把 MacBook Pro 稍微撑高一点。原先倍思支架安装的位置会影响这个方案,然后我就给支架拆了,拆了之后倍思支架的胶就脱了,我是另外买了一卷纳米透明胶来重新粘上去的。
Type-C 弯头短线我选择的是海贝备的长款 57mm,这个长度勉强适合,如果能找到更长一点的 Type-C 弯头短线会更好。
不太建议买这种 Type-C 的线,L 型的弯头会很 “突出”,实在怕线太长太短,接头不合适,就多买几条回来试一下。
魔术贴是我在京东上随便找的,宽 3cm*长 8cm 的尺寸,到货之后才发现这个尺寸和海康威视的硬盘盒尺寸(宽度)一模一样,很合适。魔术贴的作用就是用来把移动硬盘贴在 MacBook Pro D 面的,不用的时候方便随时拆下来。这款魔术贴贴上之后,也不会容易掉下来,整体粘贴效果还是不错的。
施工细节:
完结撒花。
后续问题
Q1:这个高度,移动硬盘会磕到桌面吗?
A1:亲测不会,这套配件组合,海康威视硬盘盒距离桌面还有一点距离,不会被磕到。
Q2:能不能把 macOS 中的应用和数据迁移到移动硬盘?
A2:可以,甚至可以在移动硬盘中装一个新的 macOS 系统,但我觉得没必要,后面有必要再说吧,现阶段需求是存储大模型和剪辑素材和占用大存储空间的教研资料,应用和数据还是放在 MacBook Pro 内置硬盘中。
Q3:魔术贴效果会不会不好?
A3:还行,效果不好肯定是买到的魔术贴质量有问题,实在不行就上胶水,一劳永逸。
Tips:后来我把魔术贴换成磁性胶贴了..
Q4:Type-C 弯头短线接口稳不稳?
A4:很稳的。
Q5:没了...
A5:撒花!